本文目录一览

1,柳公权的书法成就

所谓"颜筋柳骨",里面的柳指的就是柳公权,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柳公权的书法成就

2,柳公权关于书法的说法 是

柳公权关于书法的书法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心正则笔正,原意指如果心思正直了,那么笔下的字体也正直了。柳公权除了以书法成就名传千古之外,其“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也被世人传为佳话。有一次穆宗皇帝问柳公权如何将书法写好,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如果人品不高,则落墨无法。盖因穆宗怠于朝政,柳公权以书喻政,一方面说明其面对书法创作的态度,一方面也巧妙地藉由书法艺术的精神进谏。从此“心正笔正”说一直流传至后世,成为书法伦理标准之一。所谓字如其人,事实上书法、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都相当程度的反映出作者的性格、修养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柳公权正因其刚毅不阿的高尚情操及人品素养才使其清劲挺拔的书风耀然纸上,后人非但重其书艺,而且慕其人品,而至书法与人格并垂不朽。

柳公权关于书法的说法 是

3,柳公权书法作品的特点越快越好谢啦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穆宗帝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世称柳骨。取众多书法家精华,自成一家。
骨感、优雅…回味隽永

柳公权书法作品的特点越快越好谢啦


文章TAG:柳公权  书法  成就  柳公权书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