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少年维特的烦恼为什么是狂飙突进的代表作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者:(德)歌德是第一部让歌德在德国几乎一夜成名的小说。本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由此而来的成功给歌德的一生带来了名誉和财富。《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初版属于狂飙突进运动的风格,而修订版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行为仅仅取决于他的感觉——是感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0}

2,历史上有名的的叫希勒的人

有一个“席勒”,是德国近代文化巨匠。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他的主要作品: 戏剧: 《强盗》 (1781年) 《阴谋与爱情》 (1784年) 《唐·卡洛斯》 (1787年) 《华伦斯坦三部曲》 (1800年) 《奥尔良的姑娘》(1801年) 《玛丽亚·斯图亚特》 (1801年) 《墨西拿的新娘》 (1803年) 《威廉·退尔》 (1804年) 《德梅特里乌斯》 (未完成) 史学: 《尼德兰的反叛》 《三十年战争史》 《蛮族入侵、十字军东征和中世纪》 散文: 《审美教育书简》 诗歌: 《欢乐颂》,(1785年) 《艺术家》 《铃声》 《哥伦布》 《希望》 《全副武装的神马》 《手套》 其中的《欢乐颂》后来由贝多芬谱曲,现在是欧盟盟歌。
德国有个作曲家姓希勒。 费迪南·希勒 (德语: Ferdinand Hiller ,1811年10月24日-1885年5月11日),德国作曲家。10岁就公开演出莫扎特的作品,后来成为胡梅尔的学生,并随他探望了临终的贝多芬。1828年他移居巴黎,希望靠创作歌剧出名,但失败了。

{1}

3,喜欢德国古典文学的朋友们能否询问一下 席勒歌德的创作风格和

楼上的好像有些太概括了~以下这些基本都是我自己总结的,可能有的地方不太对,有些语句不太通,还请包涵关键部分:共同点:都属于德国文学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狂飙突进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歌德与席勒合作创作的十年是他们俩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席勒文学创作历程概况青年时代 第一个创作高峰期 《强盗》《阴谋与爱情》,这一时期创作风格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愤青”,对德国社会的严格制度提出了质疑什么的~青年时代的“狂飙”褪去后,席勒由激进革命精神转化为温和的改良思想。此后,席勒青年时代的创作宣告结束。 之后,在大概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开始致力于研究康德哲学,这一时期写成了《审美教育书简》等美学著作。席勒创作阶段的第二个高峰(受歌德鼓励而重拾写作后直至逝世)创作的特点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善于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主题也贴近宏大的社会变革题材。 歌德文学历程青年时期与席勒同是狂飙运动的代表人物,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较具有反叛精神,(依旧是“愤青”)最有名的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老年时期是歌德创作最丰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出来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 《浮士德》的第二部写于这一时期老年的歌德性格与《少年维特的烦恼》《葛兹》时期完全不同,已经渐渐失去了那种批判和革命的理性精神,变得有些“温文尔雅”
歌德.如果是诗人,只是一个极留意礼节的社交家,温文尔雅,从不肯尽情倾吐。歌德作品大多是温文尔雅的,后期作品和前期作品相差甚远.所以很难评论.而席勒则是富有激情,博爱,和无所羁绊,奔放.

{2}


文章TAG:狂飙突进  狂飙突进运动  突进  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和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