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完京剧的感受100200字

某日跟着家里人一起听京剧,虽然听不懂,但听着锣鼓家伙敲着,演员穿红戴绿有说有唱也挺好玩的。听不懂唱段就看字幕,当演员唱到"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贯刺咽喉,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一声水倒流"一下子被吸引。这就是自己从小喜欢读的《三国演义》啊,京剧竟然用如此精练的唱词把蜀国大将的事迹表现出来。后来还看过巾帼英雄梁红玉,精忠报国的岳飞,才明白,原来通过京剧可以了解了很多历史,了解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听过以后,也想哼唱几句,感到比唱歌难得多。由衷地感到京剧博大精深,不论什么艺术形式,都是有说无唱,有唱没舞,有舞没打,而且回味无穷。写了个大概,楼主再改改吧。

听完京剧的感受100200字

2,听戏曲后感受

首先 要听演员的唱 听唱腔 听韵味 这个很难用语言来表述 开始时候可能听起来一头雾水 但时间长了 就能听出感觉来了 能区分演员的流派和演唱水平高低了 再有 要欣赏演员的表演 形体动作 举手投足 舞蹈 武打 技巧等 还有 欣赏起戏曲的音乐 特备强调 如果听昆曲 还要特别注意唱词和念白的台词 因为昆曲的文学性很强 词句优美 再有就是欣赏演员身上的服装 面部的化妆 脸谱等等其实戏曲欣赏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都有不同的欣赏角度 不必刻意教条的学习 多欣赏就可以了
经典传统民乐就那么几首,如是乎玩二胡的必拉《二泉映月》,玩琵琶的必弹《十面埋伏》,玩萧的必吹《梅花三弄》......
听戏曲剧陈三两
经典传统民乐就那么几首,如是乎玩二胡的必拉《二泉映月》,玩琵琶的必弹《十面埋伏》,玩萧的必吹《梅花三弄》......我等怀着朝圣心情准备多花几十倍的钱(相对盗版,往往质量较正版的还好,服务态度更是要好几十倍)去买碟的小民,会被十几种不同的《二泉映月》弄迷糊,技巧手法的高下是专家们的事,俺们不懂,听后的感受是自己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一种感受是仿佛看见一个哭泣的MM,在男友面前极尽悲伤:眼泪如滔滔之江水绵绵不绝、双肩耸动如狂风摧柳、呜呜咽咽之声比受伤的小猫还无辜,如此痛苦状,目的是让急得团团转的男友自抽耳光,而且从内心深处深切反省,觉得自己不是人!宋飞MM的《二泉映月》是也!二种感受是仿佛看见一个专业级表演悲伤的MM,各种指悲伤指数极尽完美:眼泪每两秒钟一滴、清澈度小于等于3个FTI,双肩每1秒钟耸动一次、幅度达到每次10厘米,呜咽之声两

听戏曲后感受

3,听完京剧的感受

欣赏京剧要有一段过程,听京剧就像欣赏交响乐,没有接触过的人起初会听不进去,一旦入门后就会有兴趣了。京剧不像流行歌曲,年轻人乍一听有些听不懂,主要是拖腔比较长,再加上“上口字”不好懂,须要习惯一段时间就好了。京剧的唱腔和音乐,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和其他地方戏曲是不可相比的,京剧唱腔的旋律变化很多,生、旦、净、丑又各有不同的特色,听后耐人寻味。京剧的戏迷对唱腔有瘾,就是京剧的唱腔耐人品味。同一出戏久看不厌,同一段唱腔百听不厌。这就是国粹京剧的魅力所在。不同的京剧流派有其各自的韵味,京剧戏迷往往对某一流派特别喜欢,同是青衣行当,如有人爱听梅派,也有的爱听程派,其韵味确实大不相同。除了唱腔之外,本人还特别爱听京胡演奏乐,别看京胡很小,音量却很大,音色优美,有其独特的韵味。扩展资料京剧音乐在伴奏时能衬托和加强演唱的效果。尤其是在演唱间隙的过门,使得唱腔更有魅力。京剧音乐用乐谱是表示不清的,不但演唱的细腻处表达不清,京胡演奏时许多细致音的变化用乐谱也表示不了,只有京剧戏迷才能辨别出来,现在有些京胡独奏音乐会,就能展示出京胡的独特魅力,京胡已从过去的幕后走到了台前。
京剧是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许你刚开始的时候听不懂,但一旦时间久了,你就会慢慢懂了,而且会觉得非常有趣,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看京剧的过程是一种享受。京剧的形式本身构成内容。她的曲调、唱词、程式动作都非常紧凑,节奏感非常强,且透着一股大气出来,有一种激动人心的东西在里面。我个人觉得这是其他地方剧种所不能比拟的。京剧演员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次听完京剧,再听我们的歌唱演员唱歌,都会觉得他们的功底太浅了,歌曲太没有韵律感了。
听流水会很畅快,好多人都是这样喜欢京剧的。听导板会很郁闷,因为这是一大段唱腔的开头。听皮黄感觉一般。另外,感受还会跟具体的剧目有关,还有你的心情,看戏的场合!!!
不知道兄台要问的是舞台艺术和别的艺术的差别还是光指京剧?京剧在我所了解的舞台艺术中是程式化最强的,但正是因为程式化强所以更容易表达演员的风格。京剧是一种个人的艺术,不是整体的艺术。舞台的画面感不强,强调个人对于角色表现的控制。

听完京剧的感受


文章TAG:听完演员的感受听完  演员  感受  
下一篇